小手牵大手 校家结合共创文明城 三年来,市教育系统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按照上级创建办、文明办和广州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在全市中小学校广泛深入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构建和谐校园等活动,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通过全市中小学生与家长一起学习、讨论创文的相关要求,相约积极参与创文实践,促进了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健康发展,达到“教育学生,牵手家庭,辐射社会”的效果,创文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由于在创文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市教育局于2010年荣获“广州市文明单位”称号。 记者杨永红 通讯员杨多纯 文/摄 -------------------------------------------------------------------------------- 广州市第二届中华经典美文(增城赛区)表演大赛 细数创文成果 加强领导 高度重视目标任务落实 市教育局领导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学校,就是明天的社会。学校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培养中国后一代的主战场。教育要积极承担起为未来中国和世界培育‘四有’新人的重任。”三年来,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教育系统创文的组织工作,成立了以局党委书记为组长、局长为第一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指派一名副局长为办公室主任,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设专人全职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建立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部署本系统创文工作;建立层级工作责任制,对照《增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任务分解表》,将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科室、学校,责任到人;建立专项督查制度,每月对学校进行专项督查,落实整改,确保依时保质完成各阶段的工作任务。 广泛开展“四德”专题教育实践活动 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根据教师职业特点和教师的行为规范要求,市教育局以“师德专题教育与践行活动”为重点,结合学校“三风”建设,出台了《增城市教育局关于深入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的方案》。自创文以来,每月一次组织各中小学开展形式多样的“四德”(职业道德、行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活动,通过举办德育专家专题讲座、优秀班主任论坛、家长课堂等,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对“四德”的认识,增强了教师践行“四德”的意识和能力。2011年3月,教育系统开展了教师德育论文评比、德育教育创新大赛及“地震中的师生情结——我和学生们的故事”师德征文活动,收集地震期间我市教师积极捐款的感人事迹,宣传我市教师的光辉形象。该活动共收到各校推荐的师德征文200多篇,并将前15名的文章印发全市。开展创文活动期间,市教育局还成功举办了广州市第一、二、三届中华经典美文(增城赛区)表演大赛,通过比赛,让学生感受了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强化了德育教育。 开展主题活动 构建和谐校园 创文期间,市教育局大力开展“校园公德建设讨论”,在师生中积极倡导“讲究公德、崇尚文明、树立新风”。各学校积极响应,开展“践行文明,共建和谐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假日小队”利用节庆日和重要纪念日,深入学校附近社区、敬老院、街头等开展志愿服务和多种形式的感恩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明创建氛围。加强家校联动,向学生和家长发放《文明倡导书》和《小手牵大手共创文明城》宣传资料,并及时收集家长回执单,了解学生和家长学习阅读情况,以不断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扩大文明素养建设的影响范围,产生“学校塑造文明教师,教师以文明引导学生,学生以文明影响家庭,家庭以文明影响社会”的良性互动效应。市教育局还以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规范和文明礼仪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师生中大力倡导自觉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有效地提升了我市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 在市教育局的号召下,各校还按照创建工作专项目标要求,开展校园环境和学校卫生整治活动,学校门前周边200米基本做到了“五无”,大力整治校园“四乱”(乱扔、乱吐、乱摆、乱画),坚持“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每周一小评,每月一大评”,确保校园环境卫生无死角、无盲区,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此外,市教育局还在各中小学广泛开展“美德少年,文明小公民”评选和“羊城小市长”、“五好小公民”、“文明城市·从我做起”、“迎亚运,讲文明,争做阳光少年”、“传承亚运精神,我是文明少年”、“安全与文明同行,守法与求知共进”等系列活动,不断加大创文宣传教育力度。各校还利用电子屏幕、宣传橱窗、班组黑板报、学生手抄报、校园广播、多媒体等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举办全市师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征文比赛活动,围绕我市创建文明城以来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我市创文工作的蓬勃开展和取得的可喜成绩。发动全市师生积极填写《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入户调查问卷》,通过学习、测试等方式,使全系统创文知晓率达到100%,系列活动和主题活动安排达到100%,教师学生参与率达到100%。同时通过“小手牵大手”活动辐射到家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开展全民阅读 提高人文素养 市教育局大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并将全民阅读活动与在青少年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我市引起较大反响。在全民阅读活动的带动下,各校还陆续推出了读书节、读书月、读书周、阅读日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社会影响面大的活动。据有关部门统计,市教育局在“读书月”期间,师生的读书时间比平时有较大增加,去年3月至11月,师生入图书馆看书比以往上升了0.5个百分点,达到49.3%。浓厚的阅读氛围,反映出市教育局大力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效果开始显现,人们热爱读书、崇尚读书的良好社会风尚正在形成。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尤其是培养青少年养成文明礼仪的习惯,更是教育系统的重点工作之一。2011年,市教育局进一步开展“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普及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现我市有十余所学校已经申报了“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为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市教育局在学生中倡导自觉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并开展了以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明礼仪、重言行,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同时,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市教育局发出了《增城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通知》,要求全市中小学校改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工作,积极开展专、兼职心理辅导员的专业培训和专业使用。目前,我市所有中小学校已初步按要求搭起了了心理教育的架构。全市共建成23个心理咨询室,共投入经费65万余元。通过培训,已有46名教师成为了合格的专、兼职心理辅导员。 全力推进无障碍设施及乡村少年宫建设 根据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要求,除市实验小学、增城中学高中部外,全市24所中小学需增添无障碍设施。为此,市教育局制定了详尽的建设方案,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共投入资金39.16万元,为24所学校教学楼、食堂、学生宿舍新建了无障碍通道425米,配置座便器及配套设施43套,达到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关指标的要求。市教育局还着眼于农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切实组织实施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为广大农村未成年人打造培养兴趣爱好、拓展能力素质、陶冶道德情操的课外乐园;依托农村学校现有资源,调动和运用社会力量支持,在设施、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提供帮助;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列入创文日程,密切配合,高效推进,确保了全市六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顺利完成。 畅谈今后工作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坚决贯彻执行广州市委、市政府和增城市委、市政府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精神和要求,把教育系统的责任分解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落实好教育系统的各项指标任务,常态化管理,细化工作,责任到人。二是配合市委宣传部、市创建办每月一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投入到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做到文明有礼,互让互助,同时牵手家长和亲人,做到“一起来更精彩”。市教育局将积极参与,特别是承办好今年5月“关爱孩子月”主题活动。三是继续开展好“小手牵大手”和“教师、机关工作人员牵家人”活动。四是切实抓好常态卫生和安全工作。五是做好督查日、督查月的文明监督员上岗和局督办组到各学校督查工作。六是落实好校园周边坏境包括校园门前200米“五无”的检查反馈工作。七是“办儒雅学校培育现代文明人”。作为教育部门,对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责无旁贷。承载历史文明的同时根据时代的需要,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增城而提出的教育追求,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