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中国共 产党增城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我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幸福增城的一次重要会议,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在大会上,广州市委常委,增城市委书记,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徐志彪作了《把握发展机遇 加快转型升级 努力开创建设幸福增城新局面》的报告。报告指出,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建设优质学校和规范化学校,大力增加高中优质学位,进一步完善12年免费教育,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着力构建幼教、普教、职教、成教相互协调、具有增城特色的教育体系”。 报告高度阐述了未来五年我市“怎样办教育”和“办怎样的教育”两个核心问题,符合教育“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升质量”的二十字方针。 记者 张文雄 通讯员 黄镜秋 张远礼 ![]() 职业教育园区规划鸟瞰效果图。 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贯彻落实好党代会精神,教育系统要按照“把握发展机遇、建设幸福增城”的核心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发展全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筹城乡教育,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坚持特色带动、内涵发展、提高质量、打造品牌的工作主线,进一步探索素质教育实施的新途径,以“办儒雅的学校,培育现代文明人”为目标,提高办学品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打造广州东部现代产业新区、珠三角生态宜居新城、广州东部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新区、广东省统筹城乡示范区和建设幸福增城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为此,今后教育部门要着力做好以下六项工作,努力把党代会提出的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要加快规范化学校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提供更多的优质学位。将以办好每一所学校为目标,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力争在2012年底实现100%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成为规范化学校的目标,全面提高城乡办学条件。以改善城乡学校师资和基本办学条件为突破口,不断加快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步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将大力实施普通高中扩容促优工程,不断增加高中阶段优质学位,切实提高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让更多的学生上高中、考大学。 二是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充分发挥教育扶贫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将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扩大园区办学规模,大力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做强做大职业教育园区,进一步促进我市职业教育优质持续发展,为增城发展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生态旅游业培养更多急需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进一步完善职业培训网络,新增劳动力职前培训达100%,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率达到95%以上,周期内从业人员在职培训参与率达到80%以上。同时,积极探索发展职业教育与城乡扶贫帮困工作相结合的发展方式,鼓励和扶持更多的贫困学生就读职业学校,努力实现人人有书读、个个有技能,达到智力扶贫、技能脱贫的教育扶贫帮困目的。 三是要花大力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真正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方面,将继续通过外引内培、专家引领等方式,不断创新培训模式,继续举办好教育名家增城论坛和做好选派骨干教师、骨干校长到教育先进地区挂职学习,创造性地开展教师队伍培训工作,营造校长和教师齐读书、共学习的氛围,积极倡导让学习成为责任、把经验变为办法、变不可能为可能的做法,使学习内化为校长和教师的自觉行为。另一方面,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决策,大力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打破“大锅饭”和“一刀切”,实现优绩优酬、多劳多得,进一步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四是要进一步探索解决外来工子女就学问题的有效途径。把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作为加强社会服务管理、构建和谐增城的重要举措。将坚持以“两个为主”(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大力落实“五年四证”、引导不符合政策要求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到民办学校就读、大力扶持民办学校发展等举措解决外来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问题,努力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利,着力促进教育公平。 五是要认真探索学前教育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科学发展。将贯彻《增城市学前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的要求,按照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不断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升级改造。不断创新学前教育管理机制,基本形成办园形式多样、结构布局合理、管理体制完善、师资队伍优化、保教质量优良的具有增城特色的幼儿教育体系,着力解决山区镇“入园难”、城乡“入园贵”问题。到2015年,全市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8%,全市省一级幼儿园达到6所以上,广州市一级幼儿园达到15所以上,各镇街办好1所以上广州市一级幼儿园;幼儿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大专以上学历达到45%,保育员100%持证上岗,保健人员100%达到规定要求。 六是继续完善12年免费教育、认真落实教育保障措施,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将继续完善12年免费教育,积极实施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家庭贫困学生全免费工作,鼓励家庭贫困学生就读职业学校,学得一技之长,实现技能脱贫。继续按照增城市人民政府《印发<增城市扶困助学实施意见>的通知》(增府〔2007〕13号)及有关文件的精神,进一步建立健全扶困助学资助体系,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学生采取及时有效的扶助措施,确保每一个家庭贫困学生不因贫失学。 增城教育未来五年主要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学前教育规范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优化发展,职业教育整合发展,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社区教育超前发展,基础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学习型社会初步形成;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民间社团办学为补充、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城乡教育差距显著缩小,社会弱势群体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得到有效保障;教育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人才支持能力、知识贡献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显著增强;教育综合实力位居广州市上游,达到全国县域教育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行列。到2013年,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增城各级各类教育有明显进步,教育发展水平名列广州市郊区前茅。到2015年,增城教育达到广州市中心城区水平,全市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8%,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入学率及残障少年儿童入学率保持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以上,普通高中优质学位达到1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以上,全市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以上。
2.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预期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