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鹧鸪社农民公寓效果图。 小楼镇约场村邓鹧鸪社新农村建设是我市扶贫开发(名镇名村)建设项目之一。广州市委常委、增城市委书记、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徐志彪要求,加快推进全市农村泥砖房的改造试点工作,把邓鹧鸪社建成广州市泥砖房改造的示范村。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增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叶牛平要求,全市实施泥砖房改造的村庄要向邓鹧鸪社学习,加紧推进泥砖房改造,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作为全市12个泥砖房改造试点村之一的邓鹧鸪社泥砖房改造的建设形式如何?采取哪种改造模式?资金如何筹措?有哪些鼓励措施?对此,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帮扶单位协调承建 邓鹧鸪社毗邻旅游大道增派公路,是连接荔城与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的重要中间节点,共有85户396人。全社泥砖房主要集中在规划改造的A1和A2两个片区,建设用地规模共1798.4平方米,涉及农户40户72间,有人居住共11户26间,面积726平方米。涉及的农户中,有6户为贫困户。 在该社泥砖房改造筹办过程中,约场村的扶贫开发帮扶单位广州市“三旧”改造办联合广州时代地产集团对邓鹧鸪社泥砖房改造实施帮扶。结合当地群众实施改造的意愿,该社泥砖房实行分步改造,先改造A1区域,后改造A2区域,对相关的工作,两个区域协调同步推进,通过示范带动,最后在全村推广。项目由帮扶单位协调承建。 原地集中新建农民公寓 记者获悉,邓鹧鸪社在泥砖房改造中,采取原地重建的模式,将现有泥砖房拆除,在原地集中新建农民公寓,解决改造区内40户困难群众的住房困难。项目的土地成本,由涉及的农户内部分摊,项目的土建成本,由政府统筹50%,村民自筹50%。新房产权归属农户。原宅基地权属收归村集体所有,用于实施公益项目,有效益产出的由涉及的农户共享。 在两个集中改造片区中,A1片区新建公寓2栋,占地面积1917平方米,每栋建筑3层,12间套房,2栋合计24间套房(含24间农具房)。设计户型2房1厅66.18平方米和3房2厅85.97平方米。A2片区新建公寓6栋,占地面积2062平方米,每栋3层,共18间套房(含18间农具房),户型为3房2厅96.8平方米。 邓鹧鸪社农民公寓采用坡屋顶岭南民居的建筑风格,室内进行简单装修,完成水电安装。农民公寓建成后,通过抽签的形式确定住房,并签订回购新房协议。 建设资金由三方筹措 记者了解到,邓鹧鸪社两个片区的泥砖房改造项目总投资745.162万元。其中,公寓总造价为597.47万元,市政绿化和道路、自来水管接驳、村民安置、泥砖房清拆奖励和贫困户补贴共需147.692万元。 邓鹧鸪社泥砖房改造的建设资金通过农民自筹、政府统筹、帮扶单位支持等筹措模式解决。其中,市政绿化和道路建设所需资金由扶贫开发(名镇名村)项目建设资金解决,自来水管接驳、村民安置、泥砖房清拆奖励和贫困户补贴所需资金由市政府支持解决,公寓建设的总造价由农民自筹50%,帮扶单位支持50%。 采取多项鼓励措施 为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加快项目进程,项目采取多项鼓励措施,加快农民自筹部分资金的筹措。 对在一定日期前签订同意改造协议,且在签订协议后一周内支付自筹部分款项的50%的,项目给予一次性1000元的奖励。剩余50%的款项在工程首层封顶的一周内支付完毕。 对没有能力在较短时间内支付款项的,由政府帮助申请银行贷款,以自有物业作为抵价,银行利息部分由政府补贴。 对既不能支付自筹部分款项,又没有条件申请银行贷款,却有迫切住房需求的,村民可以租赁的形式入住公寓。 年底村民可住上新房 目前,邓鹧鸪社泥砖房改造项目已动工建设,预计年底可入住。 对于泥砖房改造,该社村民普遍持支持态度。“现居住的泥砖房每逢大雨便漏水,天热时感觉很热,天冷时又感觉很冷。”现在一家三口居住在40平方米泥砖房的潘启迪高兴地告诉记者,他家将在此次泥砖房改造中新建的小区式农民公寓中分得一间60平方米的房子,且今年底就可以搬进新房,以后就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