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 立行立改 各村通过拉横额及张贴告示提高群众警惕性。 下围村垃圾场整治前。 下围村垃圾场整治后。 执法人员拆除垃圾场。 本报记者姚玉函 叶锦涛文/摄 通讯员廖思霖 近日,石滩镇新山吓村一黑垃圾加工厂对当地农田保护区造成污染的情况遭到媒体曝光。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群众反映的问题,得知情况后,石滩镇政府迅速作出反应,立行立改,以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立即对该垃圾加工厂进行详细调查并着手整顿。同时,该镇多管齐下,重拳出击,对辖区内无证照非法垃圾加工厂行为进行彻底整治,连日来关停了非法加工厂11处,清理垃圾材料及垃圾残渣1600多吨,并对6名相关责任人做出了纪律处分。石滩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将坚决打击,绝不姑息,以确保群众生活质量及环境卫生。 死灰复燃的垃圾加工厂 被曝光的黑垃圾加工厂位于石滩镇新山吓村的一片基本农田保护区内,部分垃圾原料来自东莞一造纸厂,在此地清洗加工后被送往惠州等地的回炉工厂进行再加工。 记者向石滩镇有关负责人了解到,其实类似的非法垃圾加工厂在该镇存在不少。它们没有办理相关证照,主要从事废旧塑料的分拣、清洗、加工,废机油提炼和旧布漂洗等重污染生产经营活动,对水源、空气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具有严重的污染和危害。长期以来,该镇政府也一直未曾中断对此类违法经营行为的打击。但由于这类黑工厂大多深藏在偏僻深远的村庄,加上其生产设备简单粗放,初期很难被发现。而被查处的黑工厂,由于投资成本低,回报利润高的低风险性,往往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为此,该镇在今年镇人民代表大会《镇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实施城乡建设和经营秩序规范整治工程”列为石滩镇今年实践民生实事之一,同时,也把整治违法经营行为列为领导班子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点整治任务。 多管齐下“出招”整治 石滩镇政府得知相关情况后,立即展开对废旧塑料经营场所的整治行动。石滩镇整规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对被曝光的黑加工厂立即进行调查整顿外,该镇还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分片区在辖区范围内进行地毯式摸查,对废旧塑料经营场所进行全面取缔。整个行动实行“责任到人,限时清理”原则,即明确了工商、环保、城管及村社等部门或集体的职责,通过多方配合督促各工厂经营者在限定时间内自行清理整顿。同时,对事件涉及的6名失职党员干部进行了纪律处分。为了进一步切断黑加工厂的材料来源,本月24日起,石滩镇还在江龙桥和广惠高速石头出口分别设卡检查,堵截运输废旧塑料垃圾车辆进入。 了解到这些黑加工厂的场地大多是以其他由头向村民租借的情况后,石滩镇认识到提高群众警惕及防范意识的重要性。该镇随即发出了《致全镇人民群众的一封信》,信中要求全镇人民自觉抵制出租土地或房屋给无证照非法经营者,积极支持和配合镇政府的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同时,在各村社、居委会、学校、市场等人群密集地点悬挂横幅及粘贴通报,告知群众黑垃圾加工厂的危害,提醒群众自觉抵制或举报。一时间,黑垃圾加工厂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清理初见成效 群众拍手称快 石滩镇的专项整治行动以摧枯拉朽之势粉碎了辖区内的大部分黑加工厂。从3月20日到3月25日,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组织指挥查处工作,短短几日间共动用了挖掘机20台及清运车辆43台,组织取缔清理行动6次,共拆除黑垃圾加工厂11处及加工机械8套,清理垃圾材料及垃圾残渣1600多吨。 记者日前来到沙庄片红旗围的一废旧塑料加工厂看到,约6名员工正在对一加工器械进行拆除,地面上摆放着已拆下的若干器械部件。空旷的场地,地面仍可以见到坑坑洼洼的垃圾泥渣和部分发黑的积水,周遭散发着酸腐的余臭。整规办一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黑工厂已经完成大部分的垃圾清理,预计月底前可完成全部的清洁工作。 随后记者又来到沙庄片下围村的另一个垃圾加工厂。只见该处办公室内文件杂物散落一地,办公用具俱已清空,厂内只留下若干名看守人员,干净的水泥路面令人难以想象此前这里垃圾如山的场面。记者向过路的一王姓男子了解情况,该男子表示,自己刚好住在该加工厂旁边,以前的生活受到极大影响。“一个是灰尘特别大,湿衣服晾在阳台到了晚上就像没洗过一样脏,全是灰尘。一个是噪音,晚上休息受到很大的影响。还有一个是造成污染,一下雨,那些污水就漫出来,整条马路都变得很脏。”对于这次取缔行动,该男子表示,“当然是非常支持。”下围村村委会主任郭庆东告诉记者,该加工厂起初是以开设电子厂为名向该村租用土地,过了一年才在安全检查中发现异样。日前经由村民代表大会投票已对租赁合同进行否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