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家园 首页 公共资讯 查看内容

清明节逾6万人次前往我市四大祭祀场所祭扫

2013-4-5 14:05| 发布者: 增城家园| 查看: 1529| 评论: 0|来自: 增城日报

摘要: 文明拜祭 平安清明 花祭。 洗墓。 追念。 (记者周影红 钟迪扉 见习记者张嘉敏 文/摄)昨日是清明节,是传统祭祖的日子。据统计,昨日到我市四大主要拜祭区(正果万安园、市殡仪馆仙安楼、新塘镇四望岗 ...

文明拜祭 平安清明



1.jpg



花祭。


3.JPG

洗墓。


rdn_515b6fdaa7d3b.jpg

追念。



    (记者周影红 钟迪扉 见习记者张嘉敏 文/摄)昨日是清明节,是传统祭祖的日子。据统计,昨日到我市四大主要拜祭区(正果万安园、市殡仪馆仙安楼、新塘镇四望岗生命纪念园和石滩镇沙头骨灰安放地)祭扫的群众达62000人次,车辆7800辆次。我市各有关部门积极做好交通疏导、治安、宣传等工作,保障了清明节群众祭扫活动安全、有序、和谐、文明进行。

今年祭扫高峰来得早

    据预测,4月4日、5日、6日是今年清明拜祭高峰期。

    昨日上午不到9时,正果万安园、市殡仪馆仙安楼、新塘镇四望岗生命纪念园和石滩镇沙头骨灰安放地迎来前祭拜先人的市民。

    上午9时多,市殡仪馆仙安楼拜祭区排起了长队。记者看到,不少市民手捧鲜花等祭品缓缓前行。市殡仪馆相关负责人马馆长表示,昨日前来拜祭的人没有预想的多,拜祭台基本够用,停车位也有富余。

    “我们这段时间来,要求全体员工都到岗,以保障市民顺利拜祭。”马馆长告诉记者,今年的清明祭扫高峰来得早,最早的凌晨3点钟就有市民前来拜“雾水墓”,随后在上午10时到11时许迎来人潮高峰。为应对清明节拜祭高峰,市殡仪馆特意请了30名临时工人进行维持秩序、保洁等工作。此外,由于怕天气忽变,市殡仪馆还特意设置了10顶雨篷供市民避雨、遮阳。

    在正果万安园,市民刘女士来到艺术公墓,从车后备厢里取出水桶和毛巾,到水龙头处接了一桶水。“又是一年了,我来把父亲的墓碑擦洗擦洗。”一旁的市民看到刘女士这样扫墓,纷纷效仿。据了解,洗墓也是一种传统的祭祀行为。清明节假期,各大祭拜服务点都免费提供水桶、毛巾等。

崇尚文明祭拜

    据了解,为应对今年扫墓高峰期的到来,市民政局提前做好了绿色、文明、低碳、安全祭扫的预案并付诸实施,推出了鲜花、网络祭扫等祭扫方式。各公墓服务点还组织工作人员为祭扫群众提供查询、指路等服务,完善硬件设备,保安常态化巡查,以热情、周到、人性化的服务态度,全心全意为祭扫群众服务。

    当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正果万安园注意到,在管理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不少市民都精简扫墓程序,整理杂草、清洗墓碑、献上花篮,然后默默祭拜。“现在都提倡环保,况且用鲜花、水果祭拜先人,同样能表达自己的心意。”市民顾文生告诉记者,这几年,焚烧纸钱的市民比以往少了,生态祭扫日益深入人心,环保是在大家一点一滴的行为中形成的。

    正果万安园相关负责人诉记者,近年来全社会都在营造文明祭拜、低碳祭拜的氛围,成效也是十分明显的。今年文明拜祭的市民更多,市民都说,要热爱增城、保护增城。

老人多支持“厚养薄葬”

    每到清明节,拜祭、扫墓是永恒的主题,各种琳琅满目的祭品、豪华墓地也经常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是否只有“厚葬厚祭”才能体现孝心?记者日前走访了增城市颐养院等大型养老机构,却发现大部分老人都支持“厚养薄葬”,老人们均表示希望子女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孝敬,让他们走得平静、走得安详,这比死后耗费大笔钱财办丧事要有意义得多。

    “当初我老伴走的时候就只有我一个人在身边,孩子们连他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虽然孩子给他风光大葬,但他又不知道,有什么意义呢?”谈起这个张婆婆显得有些落寞。现居市颐养院80多岁的张婆婆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因家中无人照顾就把母亲送进了养老院照料,平时也少有时间过来探望。“我知道自己的日子所剩不多了,只希望子女能多来陪陪我。”她表示,厚不厚葬对她来说都没有意义。

    “生前买房压力大,死后买墓压力更大!”今年75岁的李伯如此调侃,他认为只要活着过得开心,死后怎样都无所谓了,子女也没必要去花那些钱。

    市颐养院的工人人员陈看护也表示,日常接触感觉现在的老人家都比较开明,“厚养薄葬”观念日益被大家所接受。

“网上祭英烈”受欢迎

    无需祭品之贡,免去跪拜之礼,只要存在一份寄托的心,轻击鼠标也可进行“鞠躬”、“献花”或“留言”等祭拜行为,完美参与了一次“网上祭英烈”活动。

    据了解,“网上祭英烈”活动是中央文明办在清明期间主要针对广大未成年人开展的一次重大活动,我市文明办日前积极号召市民踊跃参与。记者了解到,该活动深受市民欢迎,参与人数节节攀升,好评不断,正引领着绿色清明的最新风尚。

    记者在电脑上进入中央文明网“网上祭英烈”页面,只见选登的精彩留言不断更新滚动。刷新一次页面后记者开始统计留言数,在短短的16秒后,留言条数增加了47条,从中可见网民参与热情之高涨。“点击敲打两分钟,清明拜祭好轻松。”

    增城网友李红在参加完“网上祭英烈”活动后表示,这个活动很有新意,轻松点击鼠标就能完成一系列拜祭程序,而且还可以在留言栏上书写感言,既表达自己对先烈的感恩和敬仰,也是一种自我鼓励的好方式,可谓一举多得。家住荔城碧桂园还在上小学5年纪的陈浩然小朋友刚和家人一同完成了低碳“祭英烈”活动。他认为,相对于传统的祭祀方式,“网上祭英烈”借助于日益发达的信息网络通讯平台,这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花销,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方式更加新颖独特,行为更加绿色低碳。

    市文明办负责人表示,“网上祭英烈”活动将持续到4月15日,期间市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向革命英烈们鞠躬、敬献鲜花,发表祭奠感想感言。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