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园期间吸引游客逾45万人次 福临增城。 纷至沓来。 仙姑送祥。 (记者杨永红/文 凌云/摄 通讯员范远峰)第十九届广州(增城)园博会3月15日闭幕。记者获悉,开园期间,园博会吸引了超过45万人(次)游客入园参观游览,并实现了安全、文明、祥和运营。本届园博会的举办,极大地丰富了增城及珠三角周边地区群众春节期间的文化生活,扩大了增城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展示了我市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建设“水城、花城、绿城”的成果,彰显岭南园林独特的魅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届园博会在挂绿湖边举办,展区面积约25万平方米,投资约2500万元,共有15个参展单位,包括广州6区(县级市)、8个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下属单位和1个企业。园博会以“一线花带、两大花海、五大展区、处处花景”为设计理念,规模和投入位居历届园博会前列。园博会主要景点有“福临天下”、“橄为天下先”、“盛世中华”、“七彩花境”、“仙翁贺岁”、“彤云茶香”等,内容包括艺术园圃、艺术插花、书画展览和盆景展览,汇聚了珠三角、港澳、省内外的园林艺术精品,充分体现出岭南园林花卉文化特色。特别是园区内还设置了一个由各色花卉组成、占地超3000平方米的巨型“福”字,堪称“广州第一福”,另外还有两片由超过500棵桃花、300棵各色茶花组成亮丽缤纷的“花海”。园博会期间,每天下午在园区内还安排了舞蹈、歌曲、魔术、小品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节目,让市民、游客可以一边欣赏美景一边享受文化大餐。 凸显岭南文化特色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举办一届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有特色的园博会的目标和要求,我市将园博会作为挂绿湖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址在增城未来的城市中心——挂绿湖,并将其作为1000亩甘泉花园的启动区。根据举办会场现有特点,在园博会建设期间,市林业和园林局大量使用开花植物造景,充分结合挂绿湖园景及周边丰富的山林树木特色,利用绿道作为主线,将迎宾广场、开幕式广场、浓情桃花园区、梦幻茶花园区等景点和各参展单位园艺小品景区串连起来,通过整合主题花园、植物造景、立体雕塑、园林园艺、灯饰及音响等元素,产生高低起伏的视觉效果,营造出具有浓郁岭南特色的节日氛围,全面展示和引导游客进入一个个不同主题的综合景区。 本届园博会共有22个公共景点、15个展区、2个展馆、1个盆景园和一个美食街区,景点十分丰富,各景点相互辉映,共同体现岭南园林花卉文化特点。“福临天下”景点通过巨型福字和中国结、宫灯的组合,形成具有强烈中华民族传统的景观效果;“橄为天下先”营造全民参与橄榄球运动的良好社会氛围,着力打造“中国橄榄球之城”的主题,表现了我市积极开展橄榄球运动的热情;“盛世中华”采用宫灯结合时花和绢花搭出宫灯立体造型,旋转的宫灯将增城新八景完美展现;“硕果累累”以荔枝作为蓝本,粒粒丰硕的荔枝寓意增城作为“荔枝之乡”在发展建设中获得累累的成果,并再创辉煌;“乌榄核雕”选用“增城四宝”之一的乌榄核雕为创意点,造型秀丽,线条流畅,展示了增城的文化元素;“仙翁贺岁(桃花园)”景点中,高大的仙翁托着蟠桃,携手仙鹿、仙鹤到增城贺岁,寓意将福寿带到增城,为增城带来更美好的未来。 亮丽灯饰 五彩缤纷 市民和游客除了在白天可以看到各种名贵花卉和园林景观外,夜晚还能欣赏到华丽的灯饰。园区的景观道路和各主要景点都进行了亮化,安装了精美的灯饰,简单大气地提亮了整体色彩。彩灯亮化的“入口牌坊”、宫灯与荷花灯组成的“盛世中华”、传统灯笼和中国结灯饰组成的“火树银花”和“景观灯笼”、现代气息浓厚的“星光栈道”等,给市民、游客打造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园博会夜景,让市民、游客置身其中,宛如梦幻般感觉。 低碳环保 勤俭节约 本届园博会充分体现了低碳环保、勤俭节约,凸显岭南文化特色等多个办园特点。记者了解到,本届园博会围绕广州市“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三位一体”的城市发展理念,重点突出本届园博会“生态·幸福·美丽增城”的主题,遵循低碳环保、勤俭节约宗旨,在建设中大量使用环保材料,采用固定景点和临时景点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将临时性布景与永久性园林景观布置相结合,园区内还使用电瓶车、LED灯饰、无害化处理公厕等节能环保设施设备,力争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部分园建设施在园博会闭幕后还将作为挂绿湖的配套景点永久保留,与三大主题公园及湖边景观完美融合。 此外,本届园博会还首次采用了全天开放式的办会模式,并且所有景区景点、灯饰观赏、文艺演出等均免费向市民游客开放,同时为市民、游客提供免费停车、医疗救助、游园咨询、志愿服务等游园服务,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和宣传效应,让市民、游客切身地体验到我市生态经济、绿色惠民的社会发展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