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增城副中心规划建设经验 加快实施“123”城市功能布局 [attach]321623[/attach] 万庆良在西福河水利工程施工现场了解工程建设情况。 (记者雷海泉 张文雄/文 凌云/摄 通讯员史伟宗)昨日下午,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率队到增城就广州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开展调研并召开现场会。他强调要认真学习借鉴增城经验,按照新型城市化发展要求,大力实施“123”城市功能布局,全力推进加快发展促转型各项工作的落实。广州市领导凌伟宪、王晓玲、陈如桂、丁红都、甘新、陈国、李力、曹鉴燎、王东、平欣光、冼伟雄,广州市直有关单位及各区(县级市)负责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增城市领导罗思源、彭高峰、刘棕会、王建平、何鎏辉、丘岳峰、邱亿通、聂磊、邬卫东、广新力、刘杨波、叶鸿、邓毛颖、徐明曦、尹博望、李能坚参加调研和现场会。 万庆良现场考察了西福河水利工程和生态景观林带工程及挂绿湖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等情况,随后召开现场会,听取广州市规划局关于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城市功能布局规划情况及增城副中心“扩容提质”规划建设汇报。会上,与会人员作发言,万庆良作总结讲话。 广州市副市长、增城市委书记曹鉴燎在现场会汇报增城副中心“扩容提质”规划建设情况时说,广州市确定了“123”城市功能布局规划,赋予了增城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的新定位、新使命。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指导支持下,增城立足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生态城市,高标准抓好战略谋划,重点突破,目标管理,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效应逐步显现,干部群众信心和干劲越来越足,实现了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的良好开局。他指出,增城狠抓“三个到位”全力推动广州城市副中心建设。一是抓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到位。增城全体干部群众切实认识到,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是广州市委、市政府赋予增城转型升级的好平台,是增城未来发展的重要品牌。二是抓项目规划建设标准到位,高标准推进广州城市副中心建设。围绕高水平规划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去年,增城开展了专家咨询研讨和规划设计国际竞赛,积聚各方智慧,确定城市的发展理念为发挥生态优势,确立“生态、休闲、智慧、幸福”的目标,坚定不移走生态城市发展道路。在城市发展特色上,紧扣岭南特色,建设生态水城、四季花城、田园绿城,打造最具典型性的水城、花城、绿城。确立城市发展道路为重点突破“四大一美”,即打造“大生态”、建设“大交通”、发展“大产业”、构建“大管理”和建设美丽乡村。重点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打造宜居城市,建设上档次的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城市服务设施,增强增城人民幸福感,让增城人民享受高档配套服务,努力提升增城对周边地区的积聚辐射能力。三是抓工作落实到位。增城干部群众做到有激情、有热情,讲实效、讲高效,以只争朝夕的干劲抢抓机遇,不追求个人的名和利,但追求广州和增城集体的名和利,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倒排建设工作时间,确保各项建设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建设好副中心,为广州发展作贡献。 万庆良指出,广州市第十次党代会作出建设“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的城市发展战略,增城认真领会、深入贯彻,不等不靠,积极作为,规划蓝图宏大,工作亮点纷呈,工作局面令人振奋。增城围绕城市副中心扩容提质和新城区创新发展创造的鲜活经验,树立了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现实榜样,值得学习推广。一要学习增城抓内因谋突破的战略举措。增城的领导干部科学谋划有套路,制定出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一核三区”功能布局,提出“四大一美”和“五个十工程”实施路径,并制定了系统的建设方案,真正把“一亩三分地”整明白、想清楚;干事创业有激情,善于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各级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几套班子领导亲自挂帅推进重点项目和重大工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攻坚克难有韧劲,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敢担当敢作为,不回避不退缩;雷厉风行有效率,坚持谋定而动、说干就干、多干少说。二要学习增城抓落实求实效的战略举措。把准功能定位抓落实,在“123”城市功能布局的大盘子中找准定位,主动承担起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实现城乡一体发展主战场的战略使命;制订建设方案抓落实,会同市有关部门编制城市建设方案的“操作手册”,突出以功能定项目,明确年度建设目标任务,一年一年推进落实;瞄准项目抓落实,明确主导产业,强化招商选资,每年推进实施一批重大民生工程项目。三要学习增城抓政策用政策的战略举措。既用好用足现有政策,对中央、省、广州市的各项政策深入领会、全面梳理、无缝对接,最大程度发挥出现有政策的叠加效应;又大胆创新政策措施,重点在项目招商、土地二次开发利用、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 万庆良要求,各区(县级市)和有关部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以及胡春华书记关于做强提高的要求,真抓实干,集聚正能量,推动大发展,为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作出更大贡献。要以学习增城经验为主题,组织召开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会,组织街镇和村居干部开展“123”城市功能布局知识的学习培训,制定各区(县级市)的城市建设方案,并研究制定推进“123”城市功能布局的具体政策措施。广州市将组织召开相关工作会议,开展对各区(县级市)落实“123”城市功能布局工作的检查,并作进一步部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