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家园 首页 公共资讯 查看内容

“舞春牛”:舞出客家历史 舞出客家风情

2012-7-3 13:56| 发布者: 增城家园| 查看: 2446| 评论: 3|来自: 增城日报

摘要: “舞春牛”是增城当地客家人特有的传统表演活动,承载着当地客家人的古朴民风,是客家各宗族间和谐相处的重要纽带之一,也是广东客家文化的代表之作。 记者 周影红 张海聪 见习记者陈楚红 实习生陈玲玲 王木森(右 ...
    “舞春牛”是增城当地客家人特有的传统表演活动,承载着当地客家人的古朴民风,是客家各宗族间和谐相处的重要纽带之一,也是广东客家文化的代表之作。

记者 周影红 张海聪 见习记者陈楚红 实习生陈玲玲



1.jpg

王木森(右)指导弟子练习“舞春牛”。记者 周影红 张海聪 见习记者陈楚红 实习生陈玲玲 摄


2.jpg

传统的“舞春牛”表演。(资料图片)


源起打春 寓意祝福


    在派潭镇文化站原站长张淀渊的带领下,记者见到了“舞春牛”活动的第三代传人——王木森。为让记者更好地了解“舞春牛”,王木森带着徒弟们表演了一段“舞春牛”:两名工人赶着牛,托着犁,扛着锄出场,边走边唱祝贺歌,唱完祝贺歌又唱贺牛歌、贺犁歌,在唱歌的过程中,两名工人不时摸摸牛头、牛角、牛身等,随后四名挑着花篮的女子陆续出场,她们与两名工人轮唱农事季节歌,最后两名工人擦汗松口气,边唱洗牛歌边冲洗牛身上的泥巴。


    据介绍,“舞春牛”最早起源于远古先民们的打春活动。相传立春之前,夏朝国王少昊氏之子句芒率领众人准备翻土犁田,耕地播种。可犁田的老牛畏寒“冬眠”,句芒心急如焚,又不忍心鞭赶老牛,便想办法用泥土制成一个土牛,然后挥鞭打之。老牛被“啪啪”的鞭打声惊醒后,看见旁边的土牛因贪睡被鞭打,吓得立即起来下地干活。自此以后,每年都有人以鞭打土牛作为春耕的启动仪式。句芒也因催耕励勤被奉为“农神”,春牛则被称为“芒牛”。


    宋朝后期,客家人(包括程乡客家语系的永和、中新、荔城、增江、正果客家人和长宁家语系的派潭、小楼客家人)南迁时,还一直保留着这种习俗,但形式上却从简单的围绕春牛跳舞,发展到唱“春牛调”,逐渐形成了边唱边舞、有固定情节的民间艺术活动——“舞春牛”。


    “‘舞春牛’活动一般在春节或开耕时节举行,村民用手工制作春牛,再加上犁、锄、花篮、凉帽、牛鞭、手帕等道具,一人扮春牛,一人鞭春牛,边唱边跳,以此赞颂辛勤劳作的耕牛,也表达了村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盼、农家的欢乐、爱情的祝福。”张淀渊说。


需及时制定保护措施避失传


    王木森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进步,“舞春牛”这种古老的传统民间习俗,遭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如果再不抓紧时间采取措施予以保护,“舞春牛”这一客家文化传统习俗,必将淹没在现代文化的浪潮中,成为一种记忆之物。


    谈到“舞春牛”的传承与发展,王木森建议说,首先应成立增城“舞春牛”保护专家小组,制定相关保护措施;其次,政府财政应给予相关的经费支持,多举办培训班,让“舞春牛”文化广泛传播。


    据了解,为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舞春牛”这一民间艺术,目前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艺术团和派潭镇专门成立了“春牛”演出队,经常下乡和到广州市及有关兄弟县(市)演出。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kongfu 2012-7-3 12:07
春牛发春
引用 sweet 2012-7-3 14:10
[s:117]
引用 系涯 2013-1-28 12:51
hao !!!

查看全部评论(3)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