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深山小村,隐藏着一座神秘的大戏院!

[复制链接]
晨光 发表于 2019-1-16 03: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州市增城区正果镇黄屋村坐落在增江边,被群山环抱,是一条仅有800多人口的小村庄,虽然袖珍,却有400多年历史,村附近有增城最早的县城旧址,为被誉“增江第一湾”的南北交通咽喉之地,商贸一度繁荣。

随着时代变迁,繁华褪去,如今黄屋村留下一片古村民居和一座大戏院。黄屋大戏院建于1956年左右,当时在这样一个偏远山村建设这样规格的戏院实属罕见。在这里,不仅做过戏,还当过会堂、办过学校、摆过宴席,还曾遭遇两米多高洪水淹浸,却依然屹立60多年不倒,成为村民心中的传奇。几代黄屋人有关乡村集体生活的记忆都与它有关,“这里有过热闹,还有我们一村人的乡情以及共患难的凝聚心。”


这座大戏院有怎样的故事?它在乡村生活中扮演怎样角色?过去广州乡村如何“做大戏”?近日,记者深入采访。


3.jpg

黄屋村的大戏院


曾在洪水中救过村民命



从广州市区出发,在广河高速正果出口下高速,由城入乡,眼前一派田园风光,乡间公路在田野中蜿蜒,约20分钟,就抵达黄屋村。黄屋村位于正果镇东部,地处增江河上游,辖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85人。


眼前的这座小村给人第一印象是干净整洁,新建房屋多数为三层,排列有序,内巷宽阔。因紧邻增江、群山,村内树木茂盛,空气清新。黄屋村不仅高颜值,还是一座有文化内涵的村落。“往前走两三百米,就是我们村的大戏院!”在村委会门口,该村副村长黄伟章指引记者前去参观大戏院,大戏院早已成为黄屋村的名片。


4.jpg

空中俯视黄屋村


黄屋大戏院站在村子西北角,它的身旁一侧是黄屋旧居区,另一侧是新居区。大戏院约有三层高,米黄色外墙斑驳,颇具历史感。戏院整体为民国建筑风格,大门为罗马柱,门额高高,整体为砖木结构,戏院内站着两排柱子,共计十六根,以柱为支撑,然后通过密密麻麻的横梁支撑起瓦面屋顶。


记者注意到,不少瓦片已破损,透着点点光亮。不像传统礼堂建筑,大戏院并非一个“大闷罐”,采用人字型双坡瓦屋面,高低两层瓦面层叠分布,形成了两条透亮的长窗,由于层叠布局雨天也不会雨水落入戏院内。走到戏院舞台处,约有30平方米大小,舞台以砖垒砌,砖缝里长满了青苔。


64岁的黄屋村村民黄美金告诉记者,大戏院是解放前设计的,由于当时村内经济窘迫,直到1956年左右才开始建设,1960年完工投入使用。对于大戏院,黄美金印象最深刻并不是院中看戏,而是一次洪水中的避难。1986年一场特大洪水没过黄屋村,不少低矮旧民居只剩屋顶露在外面,“大水有两米多高,村民有的躲到山坡上,有的躲到了戏院二层看台上。”大水褪去,戏院安然无恙,说明了戏院建筑之坚固,大戏院作为当时村内最高点成了村民的“救命恩人”。


作为村里的高点,大戏院屋顶也成为放置大喇叭的地方。说起播放内容,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很早之前大喇叭播放计划生育政策、规划农村建房用地等信息,时不时有粤语讲古节目。改革开放后,大喇叭“唱”流行歌曲,现在播放垃圾分类,建设美丽乡村,农技知识等等,成为联系村民的一条纽带。


5.jpg

大戏院侧面


建起大戏院不花一分钱



对于大戏院建造,黄美金常常听家中长辈唠叨,“石头是村民从村旁深山里挖下来的,然后通过人力挑下来,所用杉木也是村民从山上砍伐而来,砖和瓦面是村口的砖窑烧制的。”黄美金说,建设这座大戏院没有花一分钱,都是村民就地取材,靠自己双手建成,“村民自己做木匠、石匠、瓦工和泥水工,只赚工分。”


传统建筑修缮专家欧阳仑表示,黄屋大戏院整体为民国建筑风格,大门立面为简约民国风的小洋楼立面,砖砌批制出线条的罗马柱、拱券,都呈现出民国建筑风格的特点,房梁采用厂房经常用的金字木梁架,承重柱子为砖砌后批荡的圆柱,即使用黄泥沙浆,把砖砍棱角后砌筑批荡而成。此外,屋顶采用人字双坡铺瓦屋面,便于通风采光。


这是为何呢?欧阳仑表示,大戏院建设的时候,物资短缺,电力资源不够用,就采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的方式来解决。当时此类建筑多用作人民公社食堂、会堂,也作为戏剧演出使用。


6.jpg


据了解,黄屋大戏院已入选广州市历史建筑(第六批)推荐名单。曾多次来这里实地走访的增城古村之友负责人武文溥说,这座大戏院特别之处是为乡村就地取材建设,“大戏院规模较大,体量和空间都较具有代表性,地面为三合土压实,石材和木材都来自村内,当时在这样一个偏远山村建设这样规格的戏院实属罕见。”


白天做棚景,晚上看大戏



“这座戏院演戏并不多,一般是一年两三次,主要是村民做棚景时,白天在家中吃饭,晚上聚此看戏。”黄美金说,戏班有本村粤剧团,也有从广州请来的戏班,“最大牌的是红线女的跟班,印象最深刻的剧目是沙家浜。”


何为做棚景呢?据了解,每年春节过后至二月十五这段喜庆且农闲时间里,增城各村自选农历吉日,家家户户杀鸡宰鹅,准备丰盛的菜肴,邀请亲戚朋友到家中相聚,席间一互通各自一年来的境况,一边痛饮饱吃,传播经验,交流信息,增进友谊。各村会自觉地和临近的村庄错开做景的时间,不会相撞期。


增城“做棚景”这一风俗和增城古代时父母对外嫁女的牵挂和想念有关。它的具体内容不断地演变,由最初的与远方亲朋戚友相聚、与外嫁女儿与家人等相聚,后来慢慢地增添唱戏、看电影、文艺节目、生产经验交流等内容。它所带有的特色是浓浓的温情,使人心里多了份温情和安详。


7.jpg

老戏院正门


虽然没有太多戏剧名角到来,大戏院给村民留下的欢乐却是实实在在。“我们村四个生产队,每个队分一列,大家很有秩序,晚上到了点,从家中自带长凳、方凳、马扎等进入戏院看戏,一座戏院可以容纳下全村人和所有客人。”黄美金说,一层坐不下,不少人还会站到二层阁楼上看,整个戏院充满欢声笑语。


在时代发展中,大戏院还承担起更多功能。上世纪六十年代,大戏院旁还建起了一个小型甘蔗糖厂,戏院部分地方作为仓库,存放甘蔗和糖料。这里还作为大会堂,用于给村民作动员。


“后来这里还做过学校,一至五年级都在这里上课,一个年级占戏院一个角,1984年学校也从这里撤离。”黄伟章说,农村娱乐方式中做戏被放电影所取代,就在大戏院门口的广场上放露天电影,大戏院成为陪衬。


大戏院一直在发挥"余热",改革开放后,这里成为村民办喜事摆宴席的地方。记者在大戏院门内大堂旁偏房里看到一座新搭建的锅灶,这里热气腾腾,烹饪佳肴,“村里找不到比大戏院更宽敞的室内场地了,我孙子的满月酒就在这大戏院里摆的,摆十桌八桌不成问题。”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8.jpg

办理红白喜事搭建的临时灶台


偏远乡村为何建起大戏院



这样一座偏远乡村为何会建起这样一座大戏院?采访中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记者脑海中,直到深入了解到黄屋村更多历史,才找到答案。黄屋村附近曾有增城最早的县城旧址,即二龙争珠街,商贸曾一度繁荣。


在村民带领下,记者在村落旁一片山林中找到古渡、古桥遗址,如今古渡只剩下两级孤独青阶,古桥被荒草掩盖。黄美金介绍说,古渡古桥区域正是增城第一个县城驻地旧址,名叫二龙争珠街。增城人称县城为“街”,这里也被称为增城第一街。增城的“街”代表商业集散地,“街”比“圩”或“市”还要大。


“我们村占据增江第一湾,是南北交通的咽喉之地,在村里没有开通公路之前,从惠州龙门到增城都要经过这里,从二龙争珠古渡到龙潭埔,再坐渡船才能抵达增城、广州。”黄屋村副村长黄伟章说。


据了解,五代十国前,黄屋村一带形成了货物集散的格局,它濒临广州,北上可抵博罗、龙川等地,为北上南下贡赋军需运营的必经之地和生活物资集散之地,有为粮油布匹、日用杂货、五金陶瓷、增江特产集散中转的专用码头,其繁华名扬南粤大地。据《印象正果》记载,在公元201年至627年这426年时间,还没有正果这个名字,更别提有黄屋村。当时,所有的政治文化商业活动,都在增城建县的第一个县城“二龙争珠”街。二龙争珠街为县城驻地800年左右(公元201-984年),宋初,县驻地迁至东街,改二龙争珠街为二龙争珠纤(仍然是金牛都的商业中心,金牛都是正果镇的前称),直至金牛都的主圩场迁至正果,二龙争珠街才被正果所取代,二龙争珠渡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黄屋村紧邻曾经的繁华“增城第一街”,也便造就了村落的兴盛。大戏院旁黄屋村旧居片区便是见证。迈进旧居院门,成排青砖旧屋鳞次栉比,规格、朝向统一整齐。黄伟章说,旧屋片区共有280栋老房子,整个村落占地25亩,横竖50多条石板路互通互用,通到每户人家的大门口,连接起千丝万缕的亲戚关系,目前古村区域只有一户老人留守。


增城古村之友负责人武文溥表示,二龙争珠街因水而居,因水而旺,也是因水而衰落,“之前黄屋村经常遭遇水浸,增江建设大坝后,水浸缓解,而增江航道货运也受到影响,加之公路运输的崛起,这里衰落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过去广州乡村怎样“做大戏”?



在广州,乡村戏院并非黄屋村独有。记者走访发现,在白云区蚌湖墟、从化钱岗村等地也有保存类似乡村戏院、戏台。然而对于广袤的乡村大地而言,这些戏院戏台仍是少数。


著名粤剧研究专家蔡孝本表示,目前,在珠三角乡村老戏院老戏台保存并不多,露天戏棚竹木搭建匠人主要来自湛江、茂名高州等粤西地区。


9.jpg

大戏院侧面


乡村都在哪里“做大戏”?



蚌湖戏院坐落于流溪河沿岸古墟中,旧墟衰落,戏院也变得无人问津、破败不堪。这些乡村戏院戏台诞生于曾经的繁华商贸之地,或依附于祠庙等宗教建筑或礼制建筑。而在更大多数的乡村,粤剧粤曲演出多以天地为舞台,在祠堂前空地临时搭建露天戏棚开唱。


过去,农村演戏多由群众筹款(也有公尝庙尝出钱)搭戏棚、戏台,然后雇请戏班演出。此时也诞生了相关中介机构,粤剧艺人于同治七年(1868)成立吉庆公所,会公布粤剧各戏班班名、演员、剧目等,与进城买戏者签订合同、订明“戏金”。这种情况持续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城市开始有固定的戏院,茶楼戏曲也开始兴起,粤剧粤曲表演在城中供不应求,粤剧演出的重心渐渐从农村转入城市。


如今,乡村粤剧粤曲表演则主要依傍于本土私伙局。近年来,广州粤剧私伙局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如今已有1300多个,活跃在广州大大小小的街道和社区。政府越来越重视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粤剧粤曲,筹措资金,提供场地,繁荣基层文化。比如,白云区横沥村将村里空置的工厂宿舍腾出来给龙凤剧社作活动场地。而更多乡村私伙局则固定在村内祠堂、老年活动中心等固定场所开局。


乡村什么时候“做大戏”?



与城市演艺倾向艺术表达不同,乡村演艺更加注重民风民俗。广府乡村做大戏多是“春祈秋报”,即在春种前和秋收后,避开农忙节气。


蔡孝本表示,粤剧表演行业有一句话说“五穷六绝七翻身”,指的是粤剧粤曲表演到了农历五月演出就很少,农历六月就更没有了,农历七月演出就慢慢多起来,最旺的是春秋两班,春班是农历一月二月,秋班是农历八九十月份。


春节前后,广东乡村做大戏盛行。在广东老一辈人心中,有“无戏不成年”的说法。这是因为每年的农历一二月是这些诞会日最为集中的时候。一月有初七人日和元宵上元诞。二月有初一、初二的土地诞、初三文昌诞、初六东岳诞、十三洪圣诞、十八有船上大姑诞,十九是著名的观音诞。


“一部戏剧戏曲史,就是一部诞会民俗文化史。”蔡孝本说,粤剧粤曲艺术从一开始就与民俗密不可分。白云区一位粤剧粤曲爱好者谢先生告诉记者,历史上白云区乡村中的社庙祭祀、酬神祈祷、节令喜庆、丰稔雨调,当地人都喜欢请戏庆贺,各村乡间剧社交流,互作演出,已成风气。

10.jpg

村民在黄屋村的古码头边钓鱼


乡村“做大戏”都唱什么?



有研究指出,在早期农村露天戏棚时代,所演剧目多为历史题材的武场戏。演出时往往大锣大鼓,形成火爆、热烈、粗矿、激越的表演风格,唱腔高亢。“当时没有扩音设备,要克服户外露天环境下风急声弱的情况。”


随着粤剧逐渐进入城市、进入剧场,其艺术风格也起了变化,由武戏为主转向文戏为主,由侧重武功技巧转向侧重唱功。


“粤剧粤曲先天带有原生态广场艺术的特色,是一种表现艺术,非体验艺术。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独特风格,而不是千人一面。进入城市剧场后,粤剧粤曲从唱腔、伴奏配乐都发生了改变,唱法更细腻了,变成了一种剧场艺术。”蔡孝本表示,粤剧艺术中“哭、笑”动作都有一套完整的表演形式来规范,动作夸张、重复,甚至有些“变形”,这正就是广场艺术的特质,如果没有这些,站到后面的人可能听不到、看不清。


来源:大洋网

广报全媒体文字记者肖桂来

广报全媒体图片记者李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3 显示全部楼层
bzliusheng12 发表于 2019-1-17 09: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s:1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b8801163 发表于 2019-1-17 20: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s:91]希望能够保存好。[s:9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朱见青 发表于 2019-1-18 12: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大戏[s:91][s:9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VIP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